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聚焦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师生员工的急难愁盼问题,确立了校领导班子重点解决问题12项、班子成员重点解决问题27项以及专项整治项目3项,覆盖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等。为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坚持开门抓检视整改,即日起推出【主题教育·整改整治】系列报道,通过“晒”问题、亮进度、告结果等方式,虚心听取师生意见,自觉接受师生监督,让广大师生员工更好地参与进来,齐心协力推进整改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校构建了“一个目标,二个责任主体,三条主线,四个原则,五项保障”内控建设框架体系,自2015年-2022年先后从学校和二级单位层次,开展了健全制度、完善流程和风险识别工作,完善了学校层面内控制度近60个,内控制度健全率由2012年的75%提高到97%;帮助51家二级单位建立了对接学校制度的各类经济业务流程;针对重点领域开展了内控风险识别,对发现的风险敞口采取了相应措施。主题教育期间,学校持续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聚焦重点改革领域开展内控4.0建设工作。通过再次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评估工作,贯穿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岗位化、岗位职责化、职责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平台化”的理念,健全和完善内控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篱笆,最大限度防范风险。
一、聚焦经济领域,开展全面风险梳理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多次召开内部控制建设和风险防范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经多次征求意见修改,并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财经大学内部控制建设4.0工作方案》。根据工作方案内容,对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开展控制环境、预决算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科研项目管理、财政专项项目管理、经济活动信息化管理、所属企业管理、教育基金会管理、其他附属单位管理等15个经济业务领域的全口径制度审计,对学校财务管理、招投标及采购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风险识别评估。
二、聚焦业务单位,开展深入调查研究
根据学校主题教育对大调研的工作要求,聚焦招标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信息化管理等重点业务单位,围绕加强学校内控建设的主题,对重点业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调研,分别到财务处、后勤管理处、资产管理处、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和实验中心实地完成业务单位调研4次。调研过程中,深入了解业务管理情况,包括制度建设、业务内容、日常管理(内控管理等)、信息化建设、难点痛点风险点及原因分析等,就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隐患进行交流,针对业务管理提出的困难与问题予以回应,并对业务管理下一步工作重点提出要求。

三、聚焦改革方向,开展全面内控评价
根据调研发现的内控风险隐患,以点到面,设计《内控建设情况调查自评表(四张)》,召开内控建设4.0工作动员会,要求相关部门对业务进行全面梳理,综合分析研究,完成自评。

针对内控评价发现的风险隐患,明确学校管理改革方向,从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一是机构设置方面。厘清业务职能和职责,理顺权责关系,实现业务归口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匹配,提升工作质量和管理效能。二是岗位设置方面。以建立健全重点业务领域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和轮岗机制为目标,提出健全内控关键岗位和轮岗建议,实现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规定期限内必须轮岗,规避廉政风险。三是制度建设方面。完善内部控制业务管理体系,确保现有制度内容健全、执行有效,及时根据国家及教育部等上级单位上位法修订、废止或新制定相关制度;针对现有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未覆盖业务情况,建立相应管理制度或措施。四是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内部控制关键点形成流程图,嵌入业务系统中,从而将岗位职责配置、分级权限审批控制、各个环节的控制措施和要求等都固化到信息化系统中,实现关键业务系统互联互通。
后续,根据前期工作完成《上海财经大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管理建议书,征询意见后提交学校审议,以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助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