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聚焦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师生员工的急难愁盼问题,确立了校领导班子重点解决问题12项、班子成员重点解决问题27项以及专项整治项目3项,覆盖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等。为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坚持开门抓检视整改,即日起推出【主题教育·整改整治】系列报道,通过“晒”问题、亮进度、告结果等方式,虚心听取师生意见,自觉接受师生监督,让广大师生员工更好地参与进来,齐心协力推进整改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结合本次主题教育和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上海财经大学围绕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与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进行再研究、再总结、再部署。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全面推动落实落细中央和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各项要求,致力于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新实践和新理论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推动建设财经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思政课程体系。
聚焦问题导向,做实调查研究。主题教育期间,围绕思政课建设与改革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许涛书记、刘元春校长等校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多次赴马克思主义学院就班子建设、教学改革、队伍管理、学科建设、特色项目开展调研座谈。调研过程中,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听真话、谋实招,与学院领导班子、一线思政课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等深入交流、细致讨论,发现了思政课程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所在,找到了发力方向,为后续改革措施出台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高位推动,深化改革创新。在基本完成思政课综合改革2.0方案各项目标的良好基础上,研究制订《上海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3.0方案》,作为下一阶段全校思政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方案,在深化组织领导、促进教学改革、优化队伍管理、推进学科建设、打造特色项目等五个领域同向发力,落实责任人、制订时间表、推出路线图,用真招实招推动全校思政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主题教育期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获批上海市重点马院;创设“书记双师课堂”特色思政项目,校领导走进思政课堂、走上思政课讲台,听思政课、讲思政课,获得了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做好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思政课程提质增效,是思政课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内容。主题教育期间,在充分调研和系统研判的基础上,学校多措并举推动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在教学方面,以集体备课、监督指导、集中培训等形式,推动思政课教师将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国际形势、新闻时事等方面的解读纳入教学备课,提升思政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贴近度。在实践教学方面,系统性、整体性推动如“海派城市考古”等现有实践教学创新,优化体制机制,以“千村调查”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牵引,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效果走向深化。在师资队伍方面,以培养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建强教师队伍、发挥名师作用、提升教师综合能力,让教师能够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
统筹各类资源,落实保障措施。学校围绕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工作,统筹各类资源,全面落实落细中央、教育部和上海市相关规定。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八个相统一”为核心,改革评教体系,逐步建立起以“老师是否联系学生、理论是否联系实际、思政是否联系专业”“能否讲出关键一言、能否直击学生内心”为标准的育人成效评价体系。按照相关规定,坚持兜底保障与鼓励激励相结合,持续推动解决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师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改革体制机制,为思政课教师外出调研、参加培训和挂职锻炼制订相应配套保障措施,严格按照中央和教育部要求,落实落细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费配套和使用措施。
